2025年『会计与金融』专业最好的10所英国大学!
商科一直都是英国留学申请的大热方向,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少不了会计和金融类(Accounting and Finance)。
商科一直都是英国留学申请的大热方向,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少不了会计和金融类(Accounting and Finance)。
对中国留学生而言,刚到赫瑞瓦特大学留学,英文论文写作一般是学业中相对令人头疼的部分,无论是Essay、Coursework、Dissertation,还是Research Project,从选题到文献综述、方法论再到最终的写作,大多数留学生都可能出现语言表达、
UCAS(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)说,中国内地学生拿到了17840份录取书,比去年多了快3000份,申请的人也比2024年多了3000左右。
英国高等教育深陷财政寒冬之际,众多高校面临财务困境,纷纷探寻破局之策。近日,肯特大学与格林威治大学宣布拟通过合并的方式,提升财务抗风险能力,保障长期稳健运营。
其实中国大多数学校在成绩单上使用分数/平均分,而不是GPA系统。即使一些学校采用GPA系统,其计算方式也可能存在差异:有的学校采用4.0级别,而有的则采用5.0级别。
留学申请这件事,有的时候不能太迷恋留学机构这种,你要一定程度学会祛魅。并不是所有学校留学中介去申请效果都好的,反而有些英国大学追求你的个性,需要你自己和学校沟通,你才能达到最优效果申请。
英国莱斯特大学(UniversityofLeicester)的一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追踪研究显示,在晚饭后进行中等强度的步行,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。这不是小事。胰岛素抵抗,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问题之一,意味着身体对胰岛素“麻木”,导致血糖居高不下。
当地时间9月19日(周五),英国《泰晤士报》与《星期日泰晤士报》联合发布2026年优秀大学指南。这份拥有32年历史的权威排名中,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首次双双无缘前三。
比如很多学生是就业为导向的,那这种只是为了求职为目标的,努力刷学校排名就可以了,再兼顾下专业,考下对应证书,把buff叠满,回国再去卷即可。QS这种榜单就是你的择校良配。
25年开年以来,各地区留学政策不断调整,如今,留学情况有了很大变化。可以说,无论是英美还是港新澳,26fall的申请形势已经不同以往。对应的,申请策略可能也需要调整。
《卫报》和 Times、CUG 并称“英国本土三大排名”。与侧重科研声誉的 QS、THE 等国际排名不同,《卫报》排名以“学生体验”为核心,摒弃学科种类、论文产出数量等冷冰冰的科研指标,被称为“真正给学生看的排名”,可帮申请者更精准地评估院校的教学质量与就业支
一般来说,中国学生常申的英国大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:一类是罗素集团那样的顶尖高校,比如曼大、利兹、伯明翰;另一类则是其他一些排名中等但口碑还不错的学校。不管你去的是哪种,学校对学生的学分和成绩都有明确要求。比如大部分本科课程需要修满360个学分,每年120学分。
《The Guardian》《卫报》是英国的全国性综合日报。《卫报》与《泰晤士报》、《每日电讯报》并称为英国三大报。卫报大学排名也是英国本土的选校重要参考排名之一。
你有没有觉得,生活中最“平平无奇”的调料,其实才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健康隐患?一项来自英国某大学的研究让人一惊——他们发现,停止食用几种常见调味料的人,血压居然在短期内出现了明显的下降!
话说,这几天的英国高校这边又出大事了,肯特大学和格林威治大学将于2026年秋季要合并了,组成London and South East University Group(伦敦及东南大学集团)了。合并的理由是肯特这边财务出了点状况,然后被格林威治给兼并了。
“我不渴,干嘛灌水?”——如果你也这么想,先别滑走。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刚刚公布的32人随机对照实验发现:每天喝水少于1.3升的人,面对公开演讲+心算双重暴击时,压力激素皮质醇瞬间飙高55%,且多持续30分钟才降得下来。换句话说,你不是抗压差,只是身体渴到“内炸
大多留学生家里其实是一般的中产家庭,留学读书这点托举的费用是有的,但在其他方面,比如资源啊,社会关系啊也是捉襟见肘,能帮到孩子的有限。大多家庭还是希望孩子通过先突破学历面,再去冲破就业的桎梏,从而得到一个体面且薪水还不错的岗位。
英国胡弗汉顿大学(UOW)成立于1827年,是英国一个200年历史名校。该校提供广泛的学科选择,涵盖基础课 程、本科课程及研究生课程,其中许多课程获得了著名专业机构的认证。
很多国内学生和家长前期的视野都是去冲好学校为主的,尤其是选择英国或澳洲这种的,本来就是奔着信息差,然后刷好点的学校。并没考虑到学校本身的情况,以及孩子语言能力的情况。
根据英国广播公司(BBC)2025年9月3日报道,英国城市中心智库(Centre for Cities thinktank)表示,限制留学生入境的政策不仅影响高度依赖国际学生的英国大学,而且还会损害大学所在城市的经济。